您当前所在位置: 网站首页 > 教育研培 > 书院故事 > 正文

关中书院建筑文化漫谈

作者:涂俊
来源: 西安文理学院报
发布时间:2023-10-30
浏览:

漫步在青石铺砌的书院门古街,行至路中,一尊塑像映入眼帘。这便是礼学大师、关中书院创办者冯从吾先生的塑像,塑像身后就是历史悠久的西北地区最大的书院——关中书院。穿行棂星门,青瓦红柱在绿树掩映下散发耀眼的光芒,这里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和古代书院建筑风貌。

一、明代建筑形制

关中书院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(1609年),为布政使汪可受、按察使李天麟等人“为工部尚书冯从吾讲学而建。因当时冯从吾讲学的宝庆寺已经难以容纳不断前来的学子,故将东边的“小悉园”改建为“关中书院”。所建大门、二门各五盈,讲堂一座,名允执堂。三年之后又建“斯道中天阁”以祀孔子,同时建钟楼、鼓楼、东西号房及学生书斋。据冯从吾《关中书院记》记载“讲堂六楹,诸公匾曰‘允执’,盖取关中‘中’字意也,左右各为屋四楹,皆南向若翼,东西号房各六楹,堂后假山一座,三峰耸翠,宛然一小华岳也。堂前方塘半亩,竖亭于中,砌石为桥。偏西南不数十武,掘井及泉,引水注塘,并覆以亭。”(民国《续修陕西通志稿》卷36《学校一》引)。由此可见,关中书院的建筑布局层次丰富,其利用井水灌注池塘更显园林化,又栽有槐、松、柏、梅等各种名木,其优美的环境被赞誉有“松风明月,鸟语花香,令人有春风舞雩之意”。

二、清代建筑格局

关中书院在清代经过两次重修。第一次是清康熙三年(1663),陕西巡抚贾汉复令西安知府叶承祧、咸宁知县黄家鼎对书院进行整修,扩建东廊、西圃、精一堂,左右协堂、两庑等建筑。即修建了“仁在堂”及“醒钟楼”,南面建牌坊一座,题额“关中书院”。建大门一间,大门北设二门、三门各三楹;大门内凿半圆形水池,形若半璧,其上架桥。池北立小石坊,匾题“继往开来”;东西列有号房各50间,为讲学先生寓所的东廨和学生憩息之处所的西圃。在允执堂后又建“精一堂”五楹。康熙六年(1667年)移“道统祠”于精一堂,移“正学祠”于东胁堂,移“名臣祠”于关西胁堂。清末时关中书院已达到370余间,占地130多亩,是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一座高等级学府。

三、现存建筑格局

目前,关中书院尚有四十余亩,现存两道门厅、允执堂(讲堂)、精一堂及东西两侧百米长的庑廊等建筑,形成前后四进院落的格局。关中书院的建筑格局以主干道将整体呈左右对称分布,主体建筑有二门、三门、允执堂、泽园等都集中于轴线上,左右两边排列着5个院落,并以回廊相互连接,与主体建筑合为整体,对称式建筑结构更显典雅和庄重,中轴线布局增强了空间纵深感。层层递进、等级分明的建筑形制凸显出儒家文化尊卑有序、等级有别、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。

1.大门

关中书院大门为棂星门形制,为上世纪90年代新建。在宋代的《营造法式》一书中记载棂星门其形来自于乌头门:“乌头门其名有三:一曰乌头大门,二曰表揭,三曰阀阅,今呼为棂星门。”据《唐六典》与《宋史》中都提到“六品以上乃用乌头门”的记载,也就是说乌头门需要有一定级别才能使用,因此棂星门是等级和规格的象征。棂星即天田星,也称灵星,主农事。汉代高祖时开始祭灵星,后来凡是祭天前都必须先祭灵星。棂星门一般用于坛庙建筑和陵墓的前面,根据建筑的大小或等级而有体量与形制不同。关中书院所用棂星门也是参照了相关的形制而建。

在棂星门额枋下刻有“关中书院”四字,为王大智所书,其左右侧门枋下书有“尚德”“崇文”。“德”有礼让、谦逊、友善、关怀之内倾之德,也有达则兼济、治国平天下的外在表现;“文”以崇尚文治为基础,表达了书院以崇尚文化传承和致力道德培养的办学精神。棂星门左右侧门背后书有“慎思”“笃行”,这四字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治学的根本,治学需审慎询问,慎重思索以明辨,并踏实地去履行,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境界。

棂星门大门为石质四柱三门牌坊式,位于书院中轴线起始处。柱体为圆形立柱,四柱出头高耸,挺拔秀丽。柱上各立一尊蹲狮,起到镇守辟邪的寓意。柱头上雕刻的祥云与柱下的抱鼓石相呼应,抱鼓石则附设柱底旁前后夹抱,增加承托功能,也显示出一定气势来。

2.仪门

关中书院的二门也是仪门,面阔五间,硬山式屋顶。与第三进院门风格相似,三门为立面阔宽七间,均进深三间。仪门为礼仪之门,一般是官署、邸宅进大门后第二重门。“仪门”取自孔子三十二代孙孔颖达《周易正义》中“有仪可象”之句而得名,是坐轿、骑马的起止点。仪门在汉代称之为“桓门”,宋代因避钦宗讳,改称“仪门”。仪门不具备实际的功能,只是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,也和节庆活动相关。

3.二进院

二进院内立有著名的碑石,见证了关中书院的历史变迁,饱含了忧国忧民的意识和家国情怀。分别是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部遗址立碑、彭德怀同志报告纪念碑、西安师范学潮纪念碑、世界学联代表团纪念碑。二进院过道右侧为冯从吾手书千字文手迹,左侧为明代学者、书画家董其昌为冯从吾先生集所撰写的序。院子里有19棵形态各异的古树,有皂角、杨树、槐树。“允执堂”前的4棵唐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,古槐春天发芽抽枝,夏季绿荫繁茂,历经数百年为一代代的学子遮阴挡雨,承载着书院的兴衰沉浮。

4.三进院

三进院是关中书院的核心区域,中间的讲堂为允执堂,取《尚书·虞书·大禹谟》“允执厥中”之意,即坚持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。如今的允执堂东西分别建有双层六角的醒钟亭和暮鼓亭,共有五个院落,东侧三个院落分别命名为励志、成才和奉献。门前的楹联均为励志内容,如“士所尚在志,行远登高,万里鹏程关学问;业必精于勤,博闻强识,三余蛾术惜光阴。”为清代安徽桐城学派大儒朱珔朱兰坡所撰。

三进院落外有庑廊,嵌有石碑五方,其内容分别为《关中书院记》(冯从吾撰)、《冯从吾传略》、冯从吾画像及《关中书院简介碑》、《第一师范学堂碑》和《秋菊有佳色赋碑》等。毗邻斋舍而建长约80米的空廊内,廊顶内部有精美建筑彩绘,偏廊外侧的立柱上挂有楹联,多都出自名家之手。内容多为关学经典语录。偏廊里侧壁画描绘了书院盛况和讲述先儒事迹的石刻。

5.四进院

最后一进院落为精一堂,面阔五间。此处曾经还有一座建筑为中天阁,初为祭祀孔子之用,后将冯从吾像与孔子同祭,中天阁体量巨大,旧时西安人称“小鼓楼”,1965年被拆。“精一”语出《书·大禹谟》: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。”《传习录》问:“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,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余’,此言如何?”先生曰:“恐亦未尽。此理岂容分析?又何须凑合得?圣人说’精一’,自是尽”。就是说惟有精深专一地去做事情,才能摆脱习气的束缚。蔡沈《书经集传序》中讲“精一执中,尧舜禹相授之心法也。建中建极,商汤周武相传之心法也。”“精一堂”正好与书院主体建筑“允执堂”相呼应,其旨在强调要专注地通过“寻中”和“问中”去发现和认识自然的规律,以达到“执中”之目的。

关中书院曾经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,这里也将是邀天下学士共同探索学问之大道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之一。

(作者系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