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位置: 网站首页 > 教育研培 > 书院故事 > 正文

关中书院的历史记忆与文脉传承 (其二)

作者:张天社
来源: 西安文理学院报
发布时间:2023-04-30
浏览:

北宋末期,张载(宝鸡横渠镇人,人称张横渠)创立关学,即关中理学,与濂、洛、闽学并为“正学”,以别于佛、道宗教。冯从吾十分崇尚张载的为人和关学的文化思想,他说:“吾辈生于其后,何可无高山景行之思。”

学为好人

冯从吾继承张载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的宏大理想,诠释关学重使命、崇道德、求实用、尚气节、贵兼容的文化精神,恪守传统知识分子心忧天下又躬行实践的优秀品质,努力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,扭转社会不良风气。

冯从吾认为学不讲不明,理不辨不清。讲学的目的,在于“倡明正学,提醒人心”,以学明道,以学守道,以学行道。他说:“开天辟地在此讲学,旋乾转坤在此讲学,致君泽民在此讲学,拨乱反治在此讲学,用正变邪在此讲学。”可见他的宏大气象和远大抱负。

冯从吾主讲关中书院,采取白鹿洞书院的学规,重视关学“德教为先”的传统,认为“国家多事之秋,正当讲学以修文德”。他提出“讲学三戒”,即不妄议朝廷决策和战事功过,不妄议长辈和官员优劣,不妄议他人隐私和过失等。而要集中精力,研修“正学”,复还本真,排斥异端。

冯从吾提出“学为好人”的教育目标,告诫大家:“千讲万讲,不过要大家做好人,存好心,行好事,三句尽之矣。”他抄录一副旧联:“做个好人,心正、身安、魂梦稳;行些善事,天知、地鉴、鬼神钦”,说明做好人的道理。他写下《士戒》20条,提出好人的标准,即毋妄自尊大、毋争强好胜、毋窥人隐私、毋弄虚作假、毋借人东西不还、毋嫌贫爱富、毋饮酒狂欢,毋打架骂人等。

冯从吾继承关学“敦本尚实,崇真践履”的实学学风,反对空谈,提倡学以致用,躬行实践,要求“以崇真尚简为主,务戒空谈,敦实行,以共任斯道”。

冯从吾提出“学、行、疑、思、恒”五字结合的治学方法,认为“天下之事未有不学而能行者”“学起于疑而成于思”。同时要持之以恒,方能有所成就。

为了将关学传承下去,冯从吾编撰了《关学编》,以记载张载以后,经金、元两代,到明代吕泾野等的关学思想家,建立了关学谱系。清初李二曲说:“关学一脉,张子(张载)开先,泾野(吕泾野)接武,至先生(冯从吾)而集其成,宗风赖以大振。”

冯从吾在关中书院讲学20余年,“坛坫之盛,旷绝今古”,陕、川、甘、豫、鄂等各地从学者5000余人,人称“关西夫子”。冯从吾也自豪地说:“关中书院亦当与岳麓(书院)、白鹿(书院)并名不朽矣。”

传灯不坠

明清之际,关中书院废弃,成为官府囤积弹药的库房。清康熙三年(1664),陕西巡抚贾汉复令西安知府叶承祧等重修关中书院,扩建院址,将书院大门由西改向南开,又在允执堂后建“精一堂”五楹,祭祀孔子、冯从吾及乡贤名臣。康熙五年(1666),叶承祧延请华阴名士王宏撰到书院,讲学明道,为国育才。

康熙十二年(1673),陕西总督鄂善再次修复关中书院,聘请关中大儒李二曲(周至县二曲镇人)为山长。李二曲说:“关中书院,自少墟冯先生而后,学会久已绝响。今上台加意兴复,此当今第一美举,世道人心之幸也!”

李二曲继承冯从吾讲学的宗旨,拟定了《关中书院会约》和《关中书院学程》,主张“明体适用”“实修实证”“悔过自新”,要求学生博览群书,文武兼备。李二曲虽主讲关中书院不到一年时间,但影响很大,使关中书院再度复兴。康熙帝西巡陕西时,先后赐其“志操高洁”“关中大儒”的匾额。康熙二十三年(1684),李因笃(富平县人)主讲关中书院,后书院一度作为督学使署。康熙末年,西安正学书院并入关中书院。

乾隆八年(1743)起,海内大儒孙景烈(武功县武功镇人)先后三次主讲关中书院,历10余年。他撰写了《关中书院学约》,提出了温习经书、讲明史鉴、涉猎诗文、开展讨论、定期考试等规定,要求十分严格,学生成名者甚众,状元王杰即其弟子。

乾隆二十一年(1756),乾隆帝赐书院“秦川浴德”匾额。乾隆三十六年(1771),陕西巡抚毕沅重视文化教育事业,重修关中书院,延请江南名士戴祖启为山长,历时6年,使书院进入稳定发展时期。“不数载,关中乡、会试中膺选者,大半皆书院之士”。

道光十五年(1835),路德(周至县终南镇毓兴村人)为关中书院山长,约3年时间。他以举业(科举考试)为教,强调“三不朽”,声名远播。曾国藩曾说“陕西近三十年科第中人,无不出闰生(路德的字)先生之门”。路德为书院写的对联,至今还挂在院内。

同治十二年(1873),陕西布政使谭钟麟增订《书院课程》,继任官员也能够购置图书,增加膏火(办学经费),支持书院发展。

光绪三年(1877),柏景伟(长安马王镇冯村人)主讲关中书院,拟定了《关中书院学规》。他引进西学知识,分设经史、道学、政事、天文、地理、数学等课程,使关中书院逐步进入近代教育,为社会培养新式人才。

清朝末年,清朝也被迫进行改革,废科举,兴学堂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五月初二,光绪皇帝批准将关中书院改制为陕西师范学堂,陕西巡抚允聘请举人牛兆濂(蓝田县华胥镇新街村鸣鹤沟人)为总教习。牛兆濂是关学家贺瑞麟、柏景伟的弟子,关学的最后一位传人。

关中书院存续400多年,不仅是传播关学的重镇,也是人才培养的摇篮,具有丰厚的学术积淀和良好学风。安徽巡抚冯煦曾说,冯从吾、柏景伟等人“学行卓荦,朝野向风……关学传灯,于兹不坠。”

历史际会

二十世纪初期以来,我国历史风云际会,文化教育不断革新。

陕西师范学堂是陕西最早的高等师范学校,每年招生不到60人,实行开放教学,增设了物理、化学、博物、教育学、心理学、外文等新式科目,还聘请外国教师,学生也到国外留学。

1912年1月中华民国建立后,通令各地学堂改为学校。陕西师范学堂更名为陕西师范学校,成为中等专科学校,学制3年。1934年10月,又更名为“陕西省立西安师范学校”,在校生600人左右。全面抗战爆发后,学校辗转迁移,育人救国,涌现出许多著名的爱国师生。

1949年5月西安解放,学校更名为“陕甘宁边区师范学校”。1950年1月,又改为陕西省西安师范学校。改革开放后,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,西安市教育资源也优化整合。先是西安师范专科学校与西安大学合并成立西安联合大学,后于2003年4月16日,经教育部批准,又与西安教育学院合并成立西安文理学院,并整体升本。再后来,西安师范学校、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先后并入文理学院,拉长了我校的办学历史,丰富了我校的教育内容,奠定了今天我校的基本格局。

有趣的是,在历史长河中,我校与冯从吾和关中书院有着超越时空的交集和意外的邂逅。冯从吾的“别墅在城南沙井村”,而我校本部高新校区,即北邻沙井村,而所占土地,原为沙井村所属。校南一路之隔的木塔寨,也是关中书院创立时所购“公田”之地木塔里。

还有,陕西师范学堂改制的时间,即光绪二十九年五月初二,公历为1903年5月28日。而40多年后,1949年西安解放,人民政府依据“管字43号”文件,接收学校的时间,也正是5月28日。

如果历史要赋予你一种神圣使命,总会时时予以提醒,或者因有光荣的历史而自然带有一种传承的责任感。我校就是这样,关学的文化精神和关中书院的教育思想,仍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办学理念、价值追求和高质量发展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,我们要继续弘扬关学精神,传承书院教育,树立历史自信,增强历史主动,守正创新,踔厉奋发,勇毅前行,努力创造学校灿烂辉煌的明天。

(作者张天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