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位置: 网站首页 > 教育研培 > 书院故事 > 正文

“一代醇儒”

作者:陈正奇
来源: 西安文理学院报
发布时间:2023-12-30
浏览:

编者按: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: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,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。”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,总书记再次强调:“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,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。”

凡树有根,方能生发;凡水有源,方能奔涌。西安文理学院的历史,可溯源至1609年明朝教育家冯从吾创办的关中书院,关中书院倡导的“关学”精神,延续了“横渠先生”张载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的使命担当。历经 400 余年的薪火相传,关中书院学脉绵延、文化赓续。作为西安文理学院的一个教学校区,关中书院被誉为“活”着的书院,它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、赓续关学精神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。

为弘扬关学文化,讲好书院故事,本报特开辟“书院观古今”专栏,邀请关学学者阐释“关学精神”,讲述“关学故事”,通过擘析释义、溯源崇本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

关学一脉,元代的代表人物是萧惟斗。《元史·萧惟斗传》说“元有天下百年,惟萧惟斗为识人”,反映了当时文化界对元朝统治者轻视文化的野蛮统治的不满,也说明萧惟斗在士林中的声望之高,同时体现出了他在关学中的地位。

萧惟斗(1230—1307),名渼,字惟斗,号勤斋,京兆咸宁(今西安东郊)人。祖籍北海,其父在秦中做官,他便随父落籍关中,成了咸宁人。他生活在金元之际的动荡岁月,是陕西境内影响最大的理学家,与北方著名的理学家刘因齐名。惟斗从小志向不凡,勤奋读书,对父母也很孝顺。早年曾做过衙吏,因与上司言语不合,便隐退还乡,归隐山林,在终南山面壁读书30年,博览群书,授业者极多,成名者有泾阳第五居仁及明代著名关中理学家吕楠、吕潜、郭郛等。萧惟斗除研究儒学外,还对天文、地理、律历、算术之学都有较深的造诣。

忽必烈在蒙哥大汗时代取得关中封地以后,派汉化很深的畏兀儿人廉希宪到关中来,推行“汉法”治陕,大兴儒学。廉希宪不仅请名儒姚枢来陕任劝农使,还请了在北方最负盛名的理学家许衡为京兆提学使,使“元初三大家”中二人(姚枢、许衡)都在陕西任职,还在各郡县建立学校,“教育人才为根本计”,使关中士风大振,读书进取一时蔚然成风。

廉希宪对萧惟斗极为推崇,甚至多次登门请他出山。先向忽必烈推荐,征召他入藩府作幕僚,萧惟斗称病不出;后请他出任陕西儒学提举,进而又推荐他到朝廷任国子监司业,都被萧惟斗婉言谢绝了。省县大臣知道此事,准备到其家祝贺。先派从使到其家打招呼,正好碰上萧惟斗在家院里浇水灌园,从使不认识萧惟斗,即用其水饮马,惟斗也不拒绝。直到萧惟斗回屋整装冠带出来迎宾,从使才知道这个人就是要拜访的萧惟斗,大惊失色,萧惟斗却毫不在意。后来,萧惟斗又累授集贤直学士,改集贤侍读学士,但他都没有赴任。虽说萧惟斗没有因为廉希宪多次邀请而出山任职,但却因廉希宪的连续盛邀而名满天下。从此,关中的崇文重儒之风成为一时的风尚,甚至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。

据说当时有个乡下人从城里回家走得晚了,在城郊外遇强盗,要打劫他,此人灵机一动说:“我是萧先生!”强盗肃然起敬,扔下屠刀,惊愕而去。还有一次,萧惟斗外出走在路上,遇一妇人把金钗丢失,怀疑萧惟斗捡了,对他说:“殊无他人,独公居后耳。”意思是周围没有别人,只有你走在我身后,不是你捡了还有谁?萧惟斗二话没说,让那妇人紧跟在其后到自己家中,取出家中的金钗给那妇人,那妇人如愿而去。后来那妇人找到了自己遗失的金钗,非常惭愧地向萧惟斗道谢致歉。

萧惟斗为人为学,真履实践,集道德文章于一身。1307年,萧惟斗又被征为太子右谕德,不得不应召,以七旬之躯抱病入朝,只做了一篇《酒诰》,对当时朝廷嗜酒成风、醉生梦死的腐朽习气提出批评,随即告病还乡,不久便在家乡去世了。

萧惟斗治学以《小学》为基础,重视章句。其治学理念以孔孟为本,以周敦颐、二程、朱熹的注解为依据,与张载的关学有一定的距离。所以,《元史·萧惟斗传》认为,其学以“泗洙为本,濂洛考亭为据”,严格意义上说已不算作关学人物了。但从其行为规范、学问之道、传承关系看,他应该是宋明关中理学承前启后的学者,无愧于“一代醇儒”的称号。

萧惟斗的著作有《三礼说》《小学标题驳论》《九州志》《勤斋文集》八卷,文42篇、诗261首、词4首等。

(作者系我校原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)